
〔我想改變,但誘惑很多〕
幾年前我看了很多關於早睡早起、自律、時間管理的成功人士影片,當時心裡想,我也可以像他們一樣嗎?那樣的生活不是很辛苦,要要求自己每天早睡早起,還要每天做工作記錄,還要管理自己的心態,整體看下來,就是在”虐待自己”。當時我確實是這樣想的,所以也沒有打算要改變自己,任由自己晚睡晚起,每天看一些劇消遣生活。
你問我想改變嗎?我當然想!但是就是誘惑太多(這都是藉口),你看手機那麼多優惠訊息,能不買嗎?社群媒體那麼多留言,能不看嗎?如果錯過好看的”劇”,那不是很可惜?當然就是要坐在沙發前看電視才舒服。
這真的是我當時的生活,沒有做時間管理,沒有目標,沒有想做的”重要事情”。
〔唯一讓我決定改變的誘因〕
大概就是我熱愛的電影,有些動作片的電影,他們都會演男主角是個廢人,常常被欺負,或是什麼都不會,就是平常的上班族,每天被欺負。直到有一天他真的受不了,他想改變,他想成長,他想讓人”看得起”,他決定改變,是因為想證明自己不是”廢物”,是因為他想證明自己有能力保護自己喜歡的東西,所以他認真開始健身、認真開始學武功、認真開始讀書。
當然電影都會”快轉”,但你的人生不會。所以電影裡面你會看到一晃眼就過了幾年,男主角終於變成他想成為的樣子,也成功保護自己喜歡的東西。聽起來似乎很容易,但是你就是做不到,因為你的”人生”是正常播放,沒有快轉。你要每天經歷枯燥乏味的生活,而且每個當下你都”親身體驗”,那種親臨現場的現實感,就是你的人生。
〔我每天改變,做一點小事〕
這種慢速前進的人生,就是我的生活。我每天就是做一點”小事”,試圖改變我的”壞習慣”,比方說喜歡滑手機超過一小時,我就限制自己滑手機的時間大概就是45分鐘,一開始要”大改變”本來就不容易,所以我先縮短15分鐘,是我可以接受的範圍。接著就運動吧!運動15分鐘是從看手機的時間移過來的,所以整體時間沒有變,不增也不少。
也就是因為這樣,我開始乾坤大挪移,把一些”娛樂”的時間開始做轉換,像是看電視可能一個小時,我切15分鐘拿來看書,感覺上是沒有壓力的,我可以做到,整體時間依然沒有任何改變。或是閒逛網站一小時,我也切15分鐘拿來”畫畫”,一樣15分鐘的創作是沒有壓力的。
就是這樣一點一點的轉換,我開始增加”進修”自己的時間。
〔 10點就上床睡,就算睡不著也躺〕
我跟你一樣,喜歡在晚上的時間創作或是錄製影片,寫腳本等等。那感覺真不錯,整個深夜就只有我自己陪我自己,感覺就是棒!但後來我發現我晚睡晚起身體上的變化,不得不做改變!!開始的症狀是臉會”泛黃”,怎麼保養與清洗都沒用!盤查了所有生活習慣都覺得沒有哪裡不對。接著就是起床會莫名的偏頭痛,也是找不到原因。還有到下午會很精神很好,晚上精神也很好,深夜睡不著等等。原來真正的原因是因為我”晚睡”,大概都是凌晨1.2點睡覺,早上8.9點起床。
直到發現原因,我才願意乖乖躺在床上睡覺,一開始大概是選擇12點睡,翻了很久還是睡不著,接著開始11:30睡,還是睡不著,再來換成11點睡,還是睡不著,是很想爬起來,但是因為身體出現健康”警告”,所以還是乖乖”躺著”。
後來真的可以正常10:50睡覺,是因為我每天都會設定鬧鐘05:45起床,剛開始也是”很痛苦”的起床
,會坐在馬桶上面低頭閉眼發呆,讓腦袋慢慢醒過來。而當天晚上就可以10:50睡覺,就這樣試了一年時間(有時候還是會失敗),終於可以在10:50睡覺,甚至更早上床,隔天05:45自動醒來。
〔早上05:45自動醒來〕
大概試了半年之後的成果,我的身體真的變健康了。最直接明顯的變化是體力增加,還有思緒會變得比較清楚,以及身上的一些傷口會恢復的比較快。接著就是多喝水,真的需要多喝水,不然身體裡面有很多的毒素會無法排除,囤積在內臟裡面,你的內臟久而久之就會失去功能,像是容易疲憊,或是注意力不集中,然後最後可能導致失去工作等等。
接著工作效率也會增加,感覺可能是因為肌肉量增加,伴隨可以支撐身體久坐或是久站,持久力也相較之前來得更久。所以我也會盡可能”珍惜”這難得的兩個小時的時間。
〔這一天我開始多了兩個小時自己的時間〕
是真的自己的時間,是工作以外,家庭以外,自己可以運用的時間。我用來看書(我本來會看一些中文的書,後來改英文的書),中間的差別我認真跟你分析一下...中文書,內容多半是比較含蓄且節奏慢,看的時候有點像是在燉雞湯一樣,慢火深熬,內容雖然可以看到骨子裡,但需要花的時間相對比較多一點,且很多花俏的排版,也會影響閱讀的集中力。而英文的書內容就比較簡單直接,內容都是重點都是清晰可見,很快可以吸收,也可以運用在生活上面。這就是中間的差別,還可以”順便”學英文。
所以,雖然英文書看得慢,但吸收快。雖然每天早上可能只看15分鐘,但後來會忍不住繼續看下去,一晃眼就過了半小時,所以看書的習慣也是慢慢培養出來的。從15分鐘到30分鐘到一小時。很多多年不見得的朋友看到我,也覺得我精神變很好,看起來還是很年輕,狀態好像很好,我才會跟他分享這些小習慣。
〔有時候會偷懶,因為...〕
有活動、有惰性、有一些不抗拒的美食。「誒!我發現一個很設計感的餐廳,要不要去看看!朋友這樣說,能不去嗎?學設計的我真的抗拒不了。也因為這樣有時我會放縱自己”去一下好了”,然而,就是因為這個”去一下好了”的念頭,讓我隔天起床又開始頭痛,所以說...努力真的不能停下來,因為,假如你希望未來有更好的身體,你必須現在努力,用著堅強的意志,讓好習慣慢慢養成。
生活真的有太多誘惑使我想放棄,滑滑手機、看看短影片等等,都是一點一滴消耗的時間,每一次的五分鐘,一週十次累積起來起來就是五十分鐘,不真正正視這件事情的時候,還真的不知道時間浪費在哪裡。
就像是有人習慣在聚餐的時候,跑出去抽菸一樣,以為短短的10分鐘沒什麼。但你想想,就是因為你每次聚餐跑出去抽菸,每次10分鐘,你一個月有3次聚餐,就浪費了30分鐘,30分鐘乘上12個月,你一年就浪費了6小時的時間,很驚人對嗎?你會說:「抽菸就是放鬆,應該的!」,但這種傷害身體又浪費錢的事情,怎麼你都沒感覺?只因為你想的不夠遠,你不會想到經過你身邊的路人吸你的二手菸,你不會想到你生病花的醫藥費,你只想到當下開心就好,還嚷嚷著說:「啊!活在當下啦!想那麼多幹嘛!」,就是因為你無所謂的態度,決定你一輩子替別人工作,受別人的氣。
〔分享作品之後得到的鼓勵〕
這些自律的時間我到底有多嚴格?我會分15分鐘、30分鐘、2小時,三種工作模式。像是如果是工作日誌,我會用在15分鐘內把一些重要的事情先寫下來,然後想辦法未來執行。如果是需要找設計資料,我則會使用30分鐘去完成。如果是設計專案,我會一個項目2小時完成一個段落。這樣看下來是很有系統的,你不會因為忽然有了15分鐘不知道要幹嘛?有了30分鐘不知道要做什麼?你會很有系統的方式去做你該做的事情。
所以,我會撥時間去做藝術創作-像是星巴克手繪杯。我也會撥時間是去畫建築速寫。這些作品我都會分享在我的個人粉絲團-我是設計傑克森JKHSU9089,然後有些人看見會按讚,會鼓勵我,會留言,這些固然都是我的動力來源,也因為這些朋友們的支持,我會繼續創作下去。
設計工作固然重要,興趣的藝術創作也不能少,所以我會在畫畫裡面找到紓壓的管道,我也會在工作裡面找到成就感。這些系統化的方式,對你來說,可能聽起來很不可思議,但我就是做到了!
〔有支持我自律的朋友〕
而且,你以為你身邊的人都沒有勤奮的人嗎?其實是有的,只是你可能不喜歡跟他”做朋友”,因為壓力太大了。比方說,那些勤奮的人會說:「週末早上06:00要不要去騎單車?」,你一聽時間那麼早,平常工作那麼忙,假日還要早起,馬上就回說:「不用了!我想睡晚一點!』,看!這就是你!然而你不知道的是,那些騎單車的人幾乎都是老闆,而老闆們都會在騎完單車後交流生意上的心得。但你只想著你想”睡晚一點”,也就錯過讓自己增加生意的機會。
再來,有人會問你說:「要不要去參加讀書會?」,你又會說:「我平常看報表資料還不夠多嗎?還要讀書?」,但你不知道的是,那些勤奮的有錢人都喜歡看書,所以你又錯過了一次機會,讓自己埋首在”懶惰裡”。你一次又一次拒絕讓自己成長的機會,就不要抱怨自己為什麼生活品質沒有提升。
我也是因為自律之後,才遇到那些跟我一樣自律的人。我以前看到他們每天05:30起床運動、看書,真覺得壓力超大。後來發現自己做到之後,感覺特別不一樣,於是開始跟他交換心得。像是學校的英文老師,每天04:30起床看書健身,我就會跟老師交換心得,都做哪些運動,感覺怎樣,運動後喝多少水等等。像是某些低調的富人,有時候跑步會遇到,會聊一下,才知道他們自己都有社區資產,就是30幾間房子連成的社區。如果我沒有早起,我也不知道這些事情。
總結就是,我持續寫文章,並且累積上百篇文章,我可以出書。我持續創作藝術作品,目前累積30張以上,我可以開展覽。我持續製作影片,目前累積100支影片以上,我可以賣課程等等。這些都是05:45起床之後,每天2小時自己的時間,規劃跟累積出來的。
未來會怎樣呢?
我跟你說,未來就是,很多人有機會看到我寫書。很多人會看到我展覽的藝術作品。很多人會看到我錄製的影片,然後....我變成了你每次看電影或是看影片裡面的那些身形與自信滿滿的人,那種不切實際又活活生生在你生活中出現的人。
コメント